WWW,AG2104,COM
工作指引规定,仲裁员对裁决、调解、确认、斡旋、评估的案件质量终身负责。仲裁委员会应当依据仲裁法和仲裁规则,结合工作指引,制定本委员会的仲裁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制工作规则。工作指引明确,仲裁庭组成后,仲裁员负责对撤回仲裁申请和变更、放弃仲裁请求的处理;申请财产保全或证据保全请求的处理;提出管辖权异议请求的处理;逾期举证WWW,AG2104,COM,逾期提出反请求的处理等。
新京报讯(记者慕宏举)生活中,燃气灶打不着火的情况并不少见,一些人不知道家用燃气灶具也有“保质期”,采用打火机、点火棒点火等“小妙招”作为救急措施,然而,上述救急措施及使用超过期限的灶具行为并不符合消防安全规定,容易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如果承租人在出租房内使用出租人提供的存在安全隐患的燃气灶造成人身损害的,谁应该承担责任?近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获悉了一起相关案例。该案中,徐某承租晋某位于北京市某房屋。2021年9月,涉案房屋发生火灾,徐某被烧伤,涉案房屋及物品亦受损。消防救援支队出具《火灾事故认定书》,认定起火的原因系徐某在使用点火棒点燃燃气灶的过程中发生爆燃所致。该燃气灶系晋某购房时附带的设备设施,至爆燃事故发生时已逾十几年未更换。现徐某起诉要求晋某、某燃气公司、某物业公司赔偿其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共计25万余元。审理过程中,徐某表示其入住时即发现燃气灶打不着火而与晋某沟通,晋某让其更换电池,徐某向晋某回复更换电池后仍不好用,晋某表示可以自行购买点火棒引燃,其后徐某即自行购买点火棒引燃燃气。徐某未对其主张的晋某让使用点火棒引燃燃气的说法提供相应证据。晋某表示,徐某入住时对包括燃气在内的设备和设施进行了检查,没有问题。徐某表示2021年8月20日就涉案燃气无法正常使用问题向物业中心报修过,物业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室内安装马桶时对燃气进行过检测,表示让徐某继续更换电池,更换电池后仍然无法正常使用,后未再向物业中心进行报修。燃气公司提交施工单,表明燃气公司已经履行安全巡检义务,显示结果为合格,徐某在告知单上签字确认。法院经审理认为,徐某系涉案房屋的承租人,其在发现涉案燃气灶无法正常使用后,未采取足够的安全保障措施,反而使用点火棒引燃燃气这一极具危险性的行为,导致事发时其在使用燃气灶过程中发生爆燃,进而引发此次火灾事故,导致自身受伤的后果,徐某对此次火灾事故的发生负有主要过错,应当对此事故的发生及后果承担主要责任。晋某系涉案房屋实际权利人,燃气灶系晋某购房时附带的设备设施,自购房至爆燃事故发生时晋某未对燃气灶进行更换。晋某负有对房屋内设施设备能够安全使用的保障义务,但其提供的燃气灶具使用年限过长,增加了涉案房屋的燃气使用安全隐患,且在徐某向其反映燃气灶无法正常使用后,晋某亦未履行核实和消除燃气灶安全隐患的义务,其上述行为表明其对此次火灾事故的发生负有一定过错WWW,AG2104,COM,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燃气公司对涉案房屋的燃气安全使用进行了安全巡检,燃气灶设备不属于物业公司的服务范围,物业公司亦及时组织现场救助等工作,现无证据表明燃气公司、物业公司对此次事故的发生负有过错。法院最终判决徐某对火灾事故承担70%的责任,晋某对火灾事故承担30%的责任,燃气公司、物业公司不承担责任。法官提示,本案系因燃气灶具使用不当引发火灾的一起侵权纠纷案件,假使本案中有任何一方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牢记消防常识,则本案事故即可能避免。徐某作为承租人,在发现房屋燃气设备存在隐患时,应避免使用,或采取符合消防安全措施处理解决;晋某作为出租人,在租赁期间具有保持租赁物符合约定用途的义务和责任,如相关燃气设施设备存在老化或无法正常使用等安全隐患时,应及时维修更换,不可拖延处理,推卸责任。无论是出租人还是承租人,双方都应把消防安全放在第一位,切不可掉以轻心而酿成大祸。编辑 杨海 校对 赵琳
此外,澎湃新闻走访获悉,在事发前这一路段或周边曾经多次巡查养护。其中WWW,AG2104,COM,塌方前一个月,至少有5批次的养护人员曾在塌方处前后一公里内进行了排水系统清理等工作;塌方前一周,还在周边约500米处回填封缝了二级边坡平台的局部掏空,以及砍倒伏树,最近距离约三十米;有养护人员称,在塌方前一小时左右,经过涉事路段未发现路面异常。
一名自称为遇难者家属的网友5月4日在社交平台上称,4月30日晚,他一家五口从佛山回梅州,下高速时突遇塌方,掉进约两层楼高的深坑时,底下已有好几台车;两岁半的儿子从后排撞至挡风玻璃处,家人都已陷入昏迷。他把儿子抱到较安全的土堆旁后折返,但发现后车门无法打开。其间又有多辆车坠落,火势开始蔓延,他只能抱起儿子继续攀爬。他的妻子、母亲、岳母都被火势吞没,儿子则因脑出血送入医院ICU治疗。
事故发生后,5月4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举行全省视频调度会,要求迅速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大排查,重点针对“山边、水边、村边”结合部,临山、临崖、临坡等易成灾地段,已建成或在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等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发现风险隐患,立即落实管控措施,把各类风险降到最低。加强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以及监测点各项数据的分析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要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做好人员撤离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