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20783,COM
中新网金华5月13日电(奚金燕高天峰张之杨张晓晴)5月13日清晨,杭温高铁新建的4座牵引变电所同时向两边供电臂送电,伴随着供电臂终端验电检测完成,全线接触网一次送电成功,全线供电线路、接触网及相关设备均完全带电。此次全线“电通”,标志着杭温高铁电气化建设基本完成,为下一步展开的热滑试验和动车调试提供了动力保障。
杭温高铁是长三角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浙江省内实现杭州、金华-义乌和温州三大都市圈1小时到达的最快捷通道。该项目分为两期建设,一期为义乌至温州段,由百盛联合杭温有限公司主导投资建设,二期为杭州至义乌段,由浙江交通集团主导投资建设,两期工程由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代建WWW,120783,COM,中铁武汉电气化局、中铁电气化局等负责四电工程施工,计划2024年8月底具备通车条件。
据悉WWW,120783,COM,本次送电采用了分区段送电的方式,桐庐东站到浦江县何坞分区所区段于13日凌晨2点完成送电,其余区段于13日清晨8点前陆续完成。此次接触网送电范围涵盖4座牵引变电所、5座分区所、9座AT(自耦变压器)所、1座开闭所兼分区所和所有正线、联络线、动车所及动走线,接触网共计740条公里,全线送电过程顺畅,绝缘状态良好,接触网受电后无任何异常,变压器设备通电正常,各项技术参数均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标准。
浦江县何坞分区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触网送电前,建设团队提前启动电力、变电远动系统调试,打通远动通道并进行接触网绝缘导通试验,明确责任界面,有效落实责任,顺利完成全线牵引供电设备全面检查,全力推动全线牵引供电设备的临时地线拆除、绝缘清扫、危树清理、开关闭合状态检查调试、设备问题整治等工作顺利完成,确保全线牵引供电设备按期达到了送电条件的要求。
中新网银川5月13日电 (记者 李佩珊)进入5月,随着宁夏固原市5万亩菜心新鲜上市,各地消费者陆续品尝到了最新鲜的头茬宁夏菜心。记者12日从宁夏固原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在浙江德清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中,素有“中国冷凉蔬菜之乡”美称的固原市携手原州区西兰花、西吉西芹、彭阳辣椒等多样地标名品现场集体亮相,并通过举办“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展示并推介区域品牌的产业发展规划、核心优势、最新成就以及广阔前景。
固原市地处六盘山山脉,富有“气候凉、光照强、温差大、无污染”的禀赋,素有“春去秋来无盛夏”的气候,具有发展冷凉蔬菜的独特优势,生产的蔬菜色泽鲜亮,口味香甜,深受消费者喜爱。本次发布会是固原市推进品牌战略、加速产业升级的举措之一,固原市致力于构建涵盖六盘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红色旅游等多元一体的品牌体系,通过深化产业链整合、强化特色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国内外优秀企业家、投资者与固原深化合作,共同推进冷凉蔬菜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提高品牌影响力。
享有中国“冷凉蔬菜之乡”“马铃薯种薯之乡”“六盘山黄牛之乡”等称号的固原市目前拥有18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0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0个“三品一标”农产品,形成了以原州区为主的供港蔬菜生产区、以西吉县为主的高原芹菜区、以隆德县为主的高原喜凉露地蔬菜生产区、以彭阳县为主的越夏辣椒生产区WWW,120783,COM,建成了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60个、永久性蔬菜生产基地60个、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供基地10个、规模化冷库30座,冷链体系不断完善,绿色、有机的“六盘山冷凉蔬菜”品牌效应日益显现。
随着研究深入,对茶马古道的路线分布认识不断丰富、细致。北京大学教授陈保亚认为,西南各省区早期以产盐地为中心形成局域性的古道网络,因有些地方不产茶,茶叶需通过马帮从远方运来,从而将这些局域性古道网络串联起来。马帮需要绕开难以跨越的高山和江河,走向城镇、村落和集市进行贸易,使得很多路段的茶马古道总是蜿蜒曲折。在国内,滇藏道、川藏道、青藏道、滇川道、川黔道等主干道千里迢迢、历史久远,仍吸引沿线各地的社会和物产加入到贸易网络之中。因茶马古道短途贸易商品较多,马帮沿主干线的行程多为分段进行,除主干线外,各地马帮根据物资交换所需,又形成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如茶叶脉络般密布古道覆盖区域的各个角落,共同构成这个庞大的交通网络。
杨海潮:关于这条川滇缅印古代通道的研究非常多,中外学者均有不少成果。《史记》记载,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见筇竹及蜀布,经询问后推测有商路从云南和四川通往身毒(印度)。向达的《蛮书校注》研究过云南与东南亚、南亚的交通路线,李学勤在《商代通向东南亚的道路》指出商代就有从四川和云南通往东南亚的道路等。
19世纪末以来,欧美的探险家、传教士等也搜集并出版在中国及东南亚、南亚的见闻。美籍奥地利探险家约瑟夫·洛克的《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记录了马帮的部分行程路线;俄罗斯人顾彼得的《被遗忘的王国:丽江1941-1949》中,写下他跟随马帮到丽江的经历;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在《马帮旅行》中记录跟随马帮行走滇西、从云南进入缅甸的经历,他眼中的昆明“既是一条铁路的终点,又是若干马帮旅途的起点”。从这些外国人的笔下,或多或少能窥见茶马古道如何连接中国西南地区和南亚、东南亚国家。
在影视领域,《最后的马帮》《大马帮》等众多中文影视作品陆续面世。稍晚于国内,日韩联合摄制纪录片《茶马古道》、美国学者赛琳娜·艾哈默德和英国摄影家迈克·费里曼合作出版画册《茶马古道》等作品WWW,120783,COM,进一步提高了“茶马古道”的国际知名度。海外民众也从中了解到中国西南地区古往今来的人文风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
杨海潮,北京大学语言学博士,西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生导师,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基地副主任。长期从事西南民族语言和历史文化的田野调查,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语言学、民族史、茶马古道以及茶史和茶文化。代表论著有《音系复杂性:以白语的语素音节表为例》《普洱茶余》《茶马古道:地方性的民间视角》《茶文化初传藏区的时间与空间之语言学考证》《茶的属性与中国文化(汉文化)的形象》《茶文化在唐代的传播:时间、空间、社会》等。